高效率的预习方法总结
日期:2014-07-15 13:54:31 点击:1308次
坚持预习会使学习变得更轻松而且更有效,但是如果不能科学而合理地安排预习,预习反而会成为一种多余的工作,甚至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的效率和质量。
2004年在湖南省一个不起眼的中学里出了一个爆炸性新闻一一山区里飞出了金凤凰一个女同学考上了复旦大学。这个同学平时很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后来学校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得出,原来她的成绩是和她自己拥有的一套科学的预习方法是分不开的。
为了辅助同学们做好预习,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特归纳十一种高效预习注意事项,供同学们参考:
1.要分类预习
从时间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课前预习,二是阶段预习,三是学期预习。这三种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学生应该在学习的空闲时间自觉地安排和分类预习,把这三种预习做到合理的安排。
2.选择好预习时间
这里所指的预习时间是课前预习。课前预习最好安排在做完当天功课后的剩余时间里,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确定预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也可以安排在其他课外时间里预习。在时间非常紧的情况下,抓紧时间在上课前几分钟把马上要讲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也比一点不预习好得多。
3.迅速浏览新课
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了解新课中哪些是一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在短时间内了解最多的内容,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听课重点。
4.带着问题细读第二遍
通过第一遍对新课文的快速浏览,自己对新课的内容已有了初
报名电话 139-1404-2696 王老师步了解,然后带着第一遍浏览时发现的问题,认真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
5.要边阅读边记笔记
第二遍阅读的时间,就是做笔记的时间。写预习笔记是预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具体来说,预习笔记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一课(或每一章节)中的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包括自我练习);二是每一课(或每一章)中的几个紧密联系的主要问题;三是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四是所查资料中有关内容的摘抄,并注明出处;五是主要心得体会。当然,这五个方面不一定每次笔记都记全,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知识的难易程度灵活处理。
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记在书上,另一种是记在本上。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一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有助于在听课的时候明确自己的听课重点。
6.要找出重点和疑点
预习中,一定要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要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
7.阅读与查资料相结合
在预习阅读过程中,对不认识的生字,不懂的生词和不懂的内容,要立即查字典、词典和其他参考资料,把生字、生词在书上注音、注解。
8.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预习成败的关键,就是能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预习中要先思考,后查资料;先发现问题,后提出问题;先看清意思,然后再做笔记。
9.不要全面预习
预习时,不要一下子全面铺开,全面预习是不现实的,一是时间难保证,二是精力难保证,三是质量难保证。预习要先选择自己感到吃力的内容预习,时间紧时,先查出生字、生词和列出不明白的地方,时间更紧迫时,就先把新课快速阅读一遍。“磨刀不误砍柴工”,不要认为作业时间紧,就放弃预习。
10.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方法
预习时,不能千篇一律,不同的学科要采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抓不同的要点。比如,预习理科时,要把重点放在数学的定理、定律、公式、概念和原理上;文科预习的重点要放在排除生字、生词、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和写作风格上。
11.预习的方法要灵活
根据个人不同的特点和需要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长期坚持灵活科学的运用对于预习的效果和自学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好的预习方法,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避免盲目无头绪这种情况的出现,帮助同学们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出自:资深家教 报名电话 139-1404-2696 王老师